课题负责人 | 金慧 | 课题编号 | |
课题名称 | |||
课题性质 |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开题报告 | ||
时间/地点 | 2019年11月22日/国际教育学院105会议室 |
沙龙纪要:
1、项目简介
课题将在考察各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发布的相关课程质量评估体系和前沿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慕课质量评估体系的主要维度、要素、具体实施方式,详细分析其制定过程中的选择变量和评估工具,考察工具本身的有效性和各种工具整合运用的效果,以构建一套适合学校开发的质量评估体系。
2、沙龙主要内容及讨论摘要
此次沙龙主要围绕“优质慕课建设全程的多维质量保障体系研究”这一课题展开。首先金慧教授就该课题从研究意义、总体框架与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点、进度计划与预期成果六个方面向与会专家进行了陈述。随后,与会专家分别对该课题的进行与开展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吴刚教授首先介绍了慕课产生的背景和意义,指出慕课最早起源于大学,后来在中小学也有相关的应用。通过实验发现,中小学慕课很难发展壮大,中小学慕课效果不理想,但是在大学做慕课会有很好的效应,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课程选择的机会,带来学生的自主学习,慕课主要的意义在此。
随后,吴刚教授围绕课题提出了四点建议:
1. 明确慕课的形态与内容
2. 借鉴Anderson的目标分类
3. 实施教学策略
4. 关注空间设计
张祖忻教授认为课题非常大,建议结合目前的人力,精力,战略上来讲,指明第一步的研究应关注哪些方面。张教授从五个角度对该课题的实施提出了深入的意见和建议:
1. 技术问题
2. 概念界定
3. 多维的细化
4. 管理机制
5. 指标依据
陈明选教授认为:当前国家、高校非常重视慕课建设,我们应关注慕课质量评价,确保慕课的有效性。陈教授从四个角度对课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1. 定位研究内容
2. 增加服务支持
3. 空间设计
4. 评价纬度
陈教授对今后该领域研究提出了相关意见:
1. 课程内容如何提取,慕课应是主题式的学习,而不是知识型的学习,与传统教学进行区分;
2. 课程实施过程,怎么实施,网上的交互,空间设计,如何给学习者提供相应的支持;
3. 课程全过程的评价,这个评价应该涉及到慕课的全过程。
3、出席学术沙龙的专家学者名单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教育学博士生导师吴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张祖忻教授、江南大学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陈明选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金慧教授、王萍副教授、田小勇、李晓康、董丽丽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王梦钰、王陈欣、马娜、赵宏媚、金敃局、沈宁丽、欧阳丽、谢广阔
4、其它(相关新闻图片(现场照片或成果照片均可)、沙龙效果、项目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意见与建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