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沙龙系列(王凯):非洲国家族群冲突风险预测

沙龙纪要:

1. 目简介

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演绎得到一个整合式的族群冲突理论解释框架,并使用传统实证方法、以非洲国家二战后至今爆发的族群冲突来验证和调整该解释模型, 得出一个基础的族群冲突预测模型;其二是以上述预测模型为基础,收集非洲国家的历史和近年来的各类大数据(传统媒体数据、社交媒体数据等),以各类机器学习方法来完善预测模型。为了完成整个研究内容,课题组将以学界积累下的族群冲突理论和最新创见为核心,融合包括大数据分析方法和传统实证方法在内的研究方法,在解释历史的基础上,最终预测这些国家的族群冲突风险。

 

2. 沙龙主要内容及讨论摘要

     主要内容:

1)课题负责人介绍项目主要研究计划;

2)讨论如何分阶段推进该项目的科研工作;

3)讨论该项目存在哪些难点、应该避免哪些问题;

4)专家学者提出其他建议。

     摘要:

    课题负责人介绍了该项目的主要研究计划,并汇报了目前的进展:课题负责人介绍了最近非洲族群数据收集助理研究人员的招募情况,展示了已收集的若干非洲国家的族群冲突数据。在推进项目的计划方面,郝诗楠老师指出,项目应该

明确划分为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三个阶段,并尽早明确项目组成员的分工。晋继勇老师对该项目的计划和目前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表示认可,然后依据自身负责科研项目的经历提出,该项目应该避免“求全”,避免涉及面扩充的太广,应该在最核心的数据和数据分析上都下功夫。江天骄老师认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预测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应该在本研究中强调预测的不确定性。杜峰老师指出该项目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未来应该将非洲国家的族群冲突这个话题和中非关系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老师提出建议,在获得数据并作出初步分析后,可以在学院再做一次学术报告,听取与会人员的建议。来自赞比亚的非洲留学生Kabwe Mulenga则从自己的国家角度提出,对非洲的数据分析应该辅之以具体的案例研究。

 

3. 出席学术沙龙的专家学者名单

晋继勇、孙建中、杜峰、郝诗楠、江天骄、Kabwe Mulenga

 

4. 其它(相关新闻图片(现场照片或成果照片均可)、沙龙效果、项目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意见与建议等)

    1照片:

  1.jpg2.jpg

  

  

   2)沙龙效果

各位专家学者在与会前都仔细阅读了该项目的课题申请书,所在能在短短的不到1个小时内充分的进行讨论、给出意见和建议,课题组成果收到了很多非常有效和实际的建议,对于推进课题的研究意义非凡。

 

 

3)课题价值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在于:

  第一,聚焦于非洲国家相当于将这些国家作为本课题的案例选择范围,这种选择具有双重意义,非洲国家是新时代中国外交和对外经贸活动的重要着眼点,又是族群冲突和其它类型的国内冲突爆发最为频繁的地区(例如苏丹、卢旺达和南非的族群冲突),因此对该地区进行研究更显必要。

 第二, 国家内部的族群冲突构成了当今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安全威胁。避免战争、争取和平既是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国际道义所在,又是社会科学的人文关怀之所在,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议题(族群冲突)对于维护和平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第三,大数据概括了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全球性特征,分析大数据并对未来趋势进行预测成为研究外交战略和更为广义上的社会科学的重要和全新领域, 基于这样的理解,本课题试图使用大数据的最新分析方法,并结合传统实证研究方法和族群冲突理论,来对非洲国家的族群冲突风险进行预测。

    从应用价值方面来看:

     第一,相比于美国政府通过与智库合作建立的各类全球政治早期预警系统,我国在该领域的投资和发展还很有限,因此对国家来说,本课题的研究需要十分迫切,可直接服务于国家在非洲的外交政策和经贸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第二,有利于增加我国在非洲及全球安全治理中的话语权,对提早预警、 切实阻止暴力族群冲突的爆发和维护非洲大陆的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政策参考价值。

     第三,可服务于我国各类与非洲国家存在商贸等合作关系的组织和企业。

 

4)意见与建议

具体的意见和建议详见上文中关于沙龙的讨论摘要部分,总体来看,与会专家学者在课题的推进方面提出应该明确划分研究阶段、分层推进、并积极组织学术报告;在具体的研究方面提出,本课题组应该突出重点(即数据和数据分析)、避免预测研究的普遍不确定性问题、关注非洲与中国的关系、不能忽视非洲各国案例中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