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沙龙系列(俞祖成):我国慈善组织认定制度的实施效果及其对策研究

沙龙纪要:

1、项目简介

此次学术沙龙,属于俞祖成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慈善组织认定制度的实施效果及其对策研究》开题论证会,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就课题开展的意义、内容、方式等内容进行讨论。

2、沙龙主要内容及讨论摘要

一个公益慈善时代正阔步走来。正如有学者指出,面对现代性带来的贫富分化、环境破坏、道德滑坡等现象,我们亟需社会疗救,公益慈善扮演着治疗市场化病症的重要角色。为了回应这一时代要求,我国于201691日颁布实施公益慈善领域的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大法——《中国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简称《慈善法》),全方位规定了慈善主体、慈善客体和关联方的权利与义务,规范了慈善行为和相关程序,奠定了我国慈善法治的基础,对于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政策激励作用。

鉴于现代公益慈善事业主要依靠组织行为,《慈善法》专门设计了慈善组织认定制度,试图以此催生尽可能多的慈善组织以推动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然而,根据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慈善中国的统计,截至201985日,经各级民政部门登记或认定的慈善组织数量为5863家,仅占全国社会组织总数(835,073家)的0.7%。从这一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慈善法意义上的慈善组织之发展比较缓慢。在此背景下,我们尝试通过举办“慈善法与慈善组织发展”为主题的学术沙龙,召集相关领域的代表性学者齐聚一堂,就慈善法与慈善组织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本次沙龙就“慈善法与志愿服务”、“慈善事业与社区基金会”、“公益慈善与媒体传播”、“慈善筹款与慈善伦理”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研究课题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

3、出席学术沙龙的专家学者名单

马剑银(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公益慈善与非营利法治研究中心主任)

施从美(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卢永彬(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助理教授)

吴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王银春(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俞祖成(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

张祖平(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教授)

4、其它(相关新闻图片(现场照片或成果照片均可)、沙龙效果、项目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意见与建议等)

此次沙龙的举办,为研究项目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就慈善法视野下慈善组织及其认定制度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提出了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