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沙龙系列(李维屏):英国小说人物美学沿革与社会主体困境表征研究

学术沙龙系列李维屏):英国小说人物美学沿革与社会主体困境表征研究


本次学术沙龙依托于李维屏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该项目于2016年立项,题为“英国小说人物美学沿革及社会主体困境表征研究”(16BWW038)。课题的前期成果包括李维屏教授主编的《英国小说人物史》。团队成员一共有六位,包括李维屏、张和龙、张群、沈雁、王影君、程汇涓。

李维屏教授指出,从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小说的人物,到后现代主义之后,400年间小说人物的发展历史,可以找到一种明显的变化。人物角色在文本中的作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个历史阶段的作家基本都会关注人物的困境,很少有作家大规模地描写人物的幸福。不同的困境和人物形象、美学的发展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小说人物是文本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文学的载体,我们的研究也是对各个历史时期人的命运、地位、遭遇的关注。

从早期的英国文学来看,莎士比亚关注的是重要的“大人物”,莎士比亚的人物美学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小说家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个时期的小说人物很多涉及封建贵族的冒险经历,里面的主人公主要是骑士。此外,此时的小说也开始包括新兴资产阶级的人物形象,他们更多是现实主义的。

文艺复兴时期之后,17世纪在英国小说史上相对是比较萧条的时间段。小说的创作最高的成就是班扬的《天路历程》。这部小说具有浓厚的寓言色彩,有启示性,有劝解作用。当时英国社会上出现了信仰危机,班扬创作这部作品希望对国人有教诲作用。在小说中他创作了“allegorical characters”,这些人物已经开始有“圆形”、“扁形”之分。小说的整体框架使用梦境叙事,叙述者“我”构成了小说的外部框架。小说的创作还使用了poetics of vision,外部世界在梦境中显现出来,“困难山”、“死亡谷”等地形地貌出现在梦境中,成为人物的精神场所。骑士遇到的困难远远不及班扬小说中人物遇到的困难,骑士的困难是个体的困难,而班扬笔下人物的困境具有很强的道德隐喻。基督徒(Christian)这个主要人物形象,反映出班扬的道德追求,他身着破烂的衣服,而他的形象变化也是逐步发生的,超越了原来文艺复兴时期小说一开篇就直接呈现人物形象的特点。

王影君老师负责的是18世纪英国小说部分,包括:笛福的创业英雄与生存困境的写照、斯威夫特的游人的社会讽刺与自我困厄、理查逊的道德模范与男权社会的冲突、菲尔丁的人性张扬与文化蜕变、斯特恩的智者形象与滑稽审美。18世纪小说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面对现实的巨变,小说作为一种文学题材,其体量巨大,与这个时期社会困境的规模相符。

张群老师指出,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是占据主流的。这个时期小说的创作背景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资产阶级占据主流,社会不公大量出现。课题这个部分主要处理:奥斯丁笔下的理想婚姻与世俗偏见的两难之境、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男权社会“新女性”的美学特征与身份困境、艾米丽.勃朗特笔下的复仇者的形塑与爱情悲剧描写、狄更斯笔下的底层人物的审美接受与阴暗社会的艺术再现、萨克雷笔下的上流社会人物形象与价值危机表征、艾略特笔下的爱者形象与道德困惑的美学探索以及哈代笔下的“性格与环境小说”人物的悲剧美学。19世纪的“孤儿”形象、“新女性”形象,都是值得我们的人物研究关注的。

沈雁老师的发言主要围绕着现代主义作家劳伦斯笔下的人物困境展开。她指出,劳伦斯的人物,特别是男性人物陷入了病态的困境、恋爱的困境、精神的困境。他创造出了一批反英雄的人物形象。

程汇涓老师的研究主要围绕20世纪的六位现实主义作家展开。这些作家处于爱德华时期到乔治时期的转折过程中,他们对现实的关注和呈现方式各异。这其中不仅涉及作家的人物美学和困境表征,还包含了作家本身遇到的困境。

张和龙老师指出,小说有三要素,其中“人物”是最重要的,它是来自现实的,和现实的困境紧密相关的。张老师的研究部分主要是二战之后的小说家,包括写实小说、实验小说等。从写实小说的角度来看,“愤怒的青年”作家的作品中反英雄人物是时代困境的反映。戈尔丁笔下的儿童人物形象、孤岛上的生存困境反映出人物善恶的困境。天主教作家格林和洛奇笔下的当代作家的宗教困境,学院知识分子的困境也是当代英国知识分子的困境。《发条橙》中暴力青年的形象反映的是自由意志的困境。从实验小说的角度来看,贝克特的小说三部曲反映的就是荒诞的自我消解困境。B.S.约翰逊的极端实验形式描写了反社会的人。

从移民作家的角度来看,他们在全球化、后殖民的时代中看到了身份寻找、身份认同和身份建构的困境,他们试图建构一种流散的美学。例如拉什迪笔下个人身份和国家民族身份之间冲突的困境;石黑一雄早期小说中日本人在英国的身份。文化杂糅和文化交融的问题,在Zadie Smith小说《白牙》的移民生活描写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总体来说,400年英国小说的人物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贯穿始终的是人物的困境问题。每当社会发生变革的时候,作家在人物塑造方面就会产生新的审美选择。

出席本次学术沙龙的有李维屏、张和龙、张群、沈雁、程汇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