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6日,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邀请上海师范大学姚占龙副教授,为我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师生做了一次以“汉语语法研究的重心——语义”为主题的精彩报告。
姚占龙老师曾长期担任《汉语学习》(CSSCI)编辑,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副教授,《对外汉语研究》(CSSCI)编辑部主任。姚老师的讲座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生成语法的语义纠结;国内语法研究热点与对语义的关注;语言学论文的写作。报告开始,姚老师从语言学的学科定位讲起,结合国际语言研究的发展趋势,阐述了乔姆斯基生成语法发展过程中的语义纠结,说明了国内语法研究热点与语义的密切关系,最后得出“语言应像句法规则一样,做自然科学的形式化描写”和“语义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语义是万万不能的”的结论。报告凸显了语义研究的重要地位,与当前语言学研究前沿联系紧密,为同学们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作为资深编辑,姚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语言学论文的写作技巧。他结合各种典型事例,给同学们总结出了写论文要注意的事项:一,标题新颖,有吸引力;二,要有新理论、新方法、新见解;三、做到由现象到规则再接理论;四,形式和意义相结合。在最后的问答环节,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积极提问,姚老师向大家热情介绍了《对外汉语研究》侧重的研究领域以及论文写作要求。姚老师的报告既幽默风趣,又严谨全面,他朴实的语言和谦逊的态度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