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沙龙系列(余宇新):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海实践的评估
课题负责人 | 余宇新 | 课题编号 | 2020BJB020 |
课题名称 | 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海实践的评估——基于技术演化视角评估体系的分析 | ||
课题性质 | 上海哲社一般项目 | ||
时间/地点 | 2020.11.20 1号楼304# | ||
沙龙纪要: 1、项目简介 本课题以评估上海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上海国家经济治理特点和发展要求为目标,从经济发展原理出发,探讨如何基于经济发展动力逻辑,从技术演化视角设计符合我国国家经济治理实践要求的国家经济治理现代化评估的理论框架,形成符合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实践需求的经济治理现代化评估理念和原则,构建具有实践指导价值的评估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2、沙龙主要内容及讨论摘要 主要内容: (1)课题负责人介绍项目主要研究计划; (2)讨论如何分阶段推进该项目的科研工作; (3)讨论该项目研究的难点; (4)专家学者提出其他建议。 摘要: 课题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 1、以技术演化视角构建国家经济治理现代化理论逻辑:本课题将研究工业化技术与数字化技术发展特点的差异,从工具现代化程度(数字化技术先进程度)和数字化技术应用与经济治理匹配度角度来设计数字化时代中国特色的国家经济治理的理论逻辑。 2、形成国家经济治理现代化评价原则:国家经济治理现代化指标体系所测量的是治理工具先进程度以及治理方式的合理性与可持续性,揭示国家经济治理中的生产关系与现代化生产力之间的匹配程度,说明国家经济治理问题所在。 3、构建国家经济治理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 根据国家经济治理现代化本质内涵,国家治理现代化指标体系是用于测度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匹配客观状态,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从生产关系度量(治理关系与治理理念)、生产力度量(治理工具先进程度与应用程度)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匹配度量角度(治理效能)等维度进行设计形成不同级指标,以全面评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作用机制与匹配关系,因此指标体系应包含了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 4、采集数据,运用评估指标体系展开实证评估上海实践 评估的指标分为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主观指标的数据可采取问卷调研获取,设计治理评估问卷表,通过问卷方式获得数据;客观指标的数据可通过统计局等机构在线统计数据库以及专业经济金融数据库进行获取,然后采用数据导向的机器学习研究思路,运用集成学习算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合理权重,用数据评估上海国家经济治理现代化实践,形成清晰结论且具有操作性建议的实证成果。 就课题研究难点各位专家进行了探讨: 1、从技术演化视角通过理论分析揭示不同技术特征变迁与上海经济发展动力间的联系是课题难点。工业技术主导向数字化技术主导的演化复杂性让梳理清晰脉络的上海经济发展实践以及相应的经济治理理论具有较大的理论挑战。 2、如何保障搜集数据的质量和完备性也是难点。尽管现在能获取海量数据,但要获得高质量研究数据还是需要在工具和思路上有所突破。
3、出席学术沙龙的专家学者名单 张耿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处教授 陈淑敏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教授 宋世方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教授 张瑾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教授 李路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副教授 李煜鑫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副教授 李洋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讲师
4、其它(相关新闻图片(现场照片或成果照片均可)、沙龙效果、项目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意见与建议等) (1)照片 ![]() ![]()
(2)沙龙效果 各位专家学者在与会前都仔细阅读了该项目的课题申请书,并听了课题负责人的主要内容介绍,专家认可研究视角的创新性和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并对课题研究难点和路径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给出很多建设性意见,课题组成员收到了不少非常有效和实际的建议,对于课题的有效推进具有很大的帮助。 (3)意见与建议 1、 就课题研究设计上,专家提到这一研究方向具有重大研究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思考以更长的时间维度,来进行研究计划设计,使得课题组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能够真正成为国家领先地位,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2、在研究内容深化上,建议能够进一步综合经济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的成果,从而让课题研究具有更好的实践价值,为我国国家治理献计献策。 |